【摘要】改革開放以來,功利主義思潮已廣泛滲入我國社會生活中。功利主義思潮的消極影響給社會各個領域帶來了諸多問題,消解了社會有機體的正能量。但功利主義思潮具有表面合理性和隱蔽性的特點,其消極影響常常不被重視。因此,我們必須警惕功利主義思潮的消極影響,采取相應措施遏制其消極影響。
【關鍵詞】功利主義思潮 消極影響 隱蔽性
【中圖分類號】B82-064 【文獻標識碼】A
功利主義思潮是影響中國最廣泛、最深入的一種重要社會思潮,其消極影響已經(jīng)滲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引起社會各個領域的諸多問題。但是,功利主義思潮具有表面合理性和隱蔽性的特點,因而,其消極影響常常不被重視。
功利主義思潮的主要觀點及其實質(zhì)
功利主義是一種思想流派或者學術思潮,而功利主義思潮是一種在西方和中國有重要影響的社會思潮。功利主義和功利主義思潮是兩個相互關聯(lián)的概念,功利主義思潮即功利主義社會思潮,以功利主義學術思潮為理論指導。
功利主義學術思潮常常稱為功利主義,系統(tǒng)的功利主義理論形成于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西方,創(chuàng)立者分別是英國的法理學家、功利主義哲學家、經(jīng)濟學家和社會改革者杰里米·邊沁(1748 -1832),與英國著名哲學家和經(jīng)濟學家約翰·斯圖爾特·密爾(1806 -1873)。杰里米·邊沁相信人完全是受自然本性支配的,人的自然本性就是趨樂避苦,只要是能帶來快樂、避免痛苦的行為,就是正確的,也是道德的。約翰·斯圖爾特·密爾修正和完善了杰里米·邊沁的功利主義理論,他提出快樂有質(zhì)和量的區(qū)分,并明確提出最大多數(shù)人的最大幸福原則。雖然功利主義提出最大多數(shù)人的最大幸福原則,但在以私有制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社會,實現(xiàn)最大多數(shù)人的最大幸福,實質(zhì)是實現(xiàn)資產(chǎn)階級的利潤最大化,對無產(chǎn)階級來說是一個烏托邦。綜上所述,功利主義是建立在個人主義、經(jīng)驗主義和自由主義等西方傳統(tǒng)理論基礎上,以行為效果作為是非和道德與否判定標準的思想流派,屬于資產(chǎn)階級的意識形態(tài);以功利主義學術思潮為理論依據(jù)和指導的社會思潮,即是功利主義思潮。
功利主義思潮消極影響下形成的功利化的思想行為,可以說已經(jīng)成為社會生活中各種亂象產(chǎn)生的根源
改革開放以后,特別是發(fā)展市場經(jīng)濟以來,功利主義思潮對我國的影響越來越深。功利主義思潮對我國的影響具有雙重性,既有積極性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積極方面是指功利主義主張人的自然屬性和個人利益的合理性,這弘揚了人的主體性,維護了個人利益,有利于調(diào)動個人謀取自我利益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但是,功利主義思潮的消極影響也是很大的,以至于無孔不入地滲透到人們常識之中,成為人們的生活態(tài)度、思維模式、評價模式與行動邏輯,強勁的功利趨向使社會日益出現(xiàn)了唯功利化的傾向。
功利主義思潮消極影響的一般表現(xiàn)是重個人和小團體利益,輕他人和社會利益;重眼前利益,輕長遠利益;重物質(zhì)利益,輕精神價值,其極端表現(xiàn)就是為了個人或某個小團體的利益,急功近利、唯利是圖、不擇手段。功利主義思潮消極影響下形成的功利化的思想行為,可以說已經(jīng)成為社會生活中各種亂象產(chǎn)生的根源。例如,政治領域的官員行為功利化、經(jīng)濟領域的經(jīng)濟行為功利化、文化領域的文化功利化、道德領域的德育功利化、教育領域的教育功利化和學術領域的學術功利化等,這些功利化的思想和行為,造成了這些領域的諸多問題,也是這些領域難以治愈的頑疾。
功利主義思潮的消極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
社會思潮種類繁多,相比較享樂主義思潮、拜金主義思潮、利己主義思潮等消極性顯著的社會思潮,以及新自由主義思潮、歷史虛無主義思潮、新左派思潮等意識形態(tài)色彩較濃的社會思潮,功利主義思潮的表面特征具有表面合理性、中庸、中性、政治性不強、傾向生活化的特點。這就使得功利主義思潮的消極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不易被察覺,也不被重視。
表面合理性。功利主義思潮的這種表面合理性特點,是由功利主義思潮的理論核心——功利主義學術思潮帶來的。功利主義把源于自然本性的趨樂避苦當作論證的理論基礎,認為趨樂避苦是人的行為的動力和人生的目的,并把行為效果作為判定行為是非和道德與否的標準,而效果好壞或大小是憑個人的經(jīng)驗和主觀感受來作出判定,這具有強烈的個人經(jīng)驗主義色彩,這種經(jīng)驗主義的認識論較之與功利主義對立的現(xiàn)代契約論學派,為了追求某種絕對真理而訴諸人的天啟理性的唯理論、認識論來說,更加合理。功利主義的理論主張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經(jīng)驗相契合,具有符合日常經(jīng)驗的特征。也就是說,功利主義的主張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自發(fā)產(chǎn)生的經(jīng)驗認識相一致: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的本性都是自利自保的,都是自發(fā)追求自我利益的。因而,只要符合個人利益就是合理的、道德的。這種基于自然人性論和經(jīng)驗主義認識論基礎上的符合日常經(jīng)驗的特征,致使功利主義思潮的主張具有表面合理性。但是,功利主義這種表面合理性是不正確的。因為,人們把日常經(jīng)驗中自發(fā)追求個人利益的現(xiàn)實狀況當成應該追求的價值目標,混淆了“實然”與“應然”的界限。功利主義者沒有看到,在社會生活中,人在具有自然屬性的同時,更多的是一種社會存在物,具有社會屬性。因此,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時,必須處理好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關系,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沖突時,應該以集體利益為重。相反,以是否符合個人利益作為行為是非與否判定標準時,容易傾向利己主義。
隱蔽性。功利主義思潮在具有表面合理性特征的同時,還具有隱蔽性的特點。這種隱蔽性特點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就是功利主義思潮與其它消極社會思潮具有較強的相關性,功利主義思潮強化了受眾對這些消極社會思潮的認同與接受,成為這些消極社會思潮傳播和接受的深層心理與利益動機。
在當代,人們接受社會思潮的心理動機,是因為某一社會思潮的某些主張表達個人和群體的利益訴求,這是社會思潮傳播與認同的利益動機。而當代大學生接受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是基于獵奇的心理需要和呈現(xiàn)解決實際問題的實用主義傾向。利己主義思潮、實用主義思潮、拜金主義思潮、享樂主義思潮、消費主義思潮等在中國的流行,是因為這些思潮的主張,契合了人們內(nèi)心追求一己私利和享樂的心理動機與利益訴求。而功利主義主張的個人利益合理性和自利正當性,為個人追求一己私利和享樂的心理動機與利益訴求提供了理論論證。因而,強化了受眾對這些消極社會思潮的認同和接受,成為這些消極社會思潮傳播和接受的深層心理與利益動機。功利主義的道德目的論,以利益、效果作為道德評價標準,是道德虛無主義、歷史虛無主義、新自由主義思潮的倫理基礎。因此,功利主義思潮加速了人們對道德虛無主義、歷史虛無主義、新自由主義等思潮的傳播和接受。
面對功利主義思潮的消極影響,我們不能聽之任之,而是應該加以及時制止。依據(jù)功利主義思潮的消極影響及其特點,筆者提出以下建議予以解決。第一,網(wǎng)絡媒體要對社會生活和日常生活中的功利現(xiàn)象進行及時正面的批評引導,而不是模棱兩可,甚至推波助瀾。第二,了解并掌握功利主義思潮和一些相關社會思潮的基本知識,并作出客觀評價。第三,改革和完善社會各個領域的管理體制與管理制度,消除功利主義思潮傳播和影響的現(xiàn)實土壤。
(作者單位:廣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參考文獻】
①靳輝明:《關于當前影響我國的四種社會思潮的剖析和思考》,《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2期。
②丁成際:《馬克思主義視閾中的功利觀》,《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9年第6期。
③徐大建:《功利主義道德標準的實質(zhì)及其缺陷》,《上海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09年第2期。
責編/肖晗題 美編/王夢雅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chuàng)內(nèi)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zhuǎn)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zhuǎn)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