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中小學復學復課正在穩(wěn)步有序推進。昨日,記者從省教育部門獲悉,為減少疫情對學生可能造成的心理問題和負面影響,我省下發(fā)通知,復學后,全省各中小學要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要列入中小學必修課,幫助中小學生心理“復位”。
強化中小學生心理“復位”
據(jù)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給學生帶來了一定的心理沖擊,不少學生產生了焦慮、煩躁、失眠、恐慌等情緒。在前期心理健康調研的基礎上,針對當前我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現(xiàn)狀和問題,我省明確要求,復學后,全省要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現(xiàn)學生的心理“復位”。
通知要求,開學后,全省各中小學要第一時間開設專題心理講座,指導各年級、各班級做好防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針對全體教職工開展防疫心理輔導和危急干預培訓,提高其觀察與識別學生心理行為變化的能力,同時,要建立全員教職工參與的心理輔導體系,正確應對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構建起家長、班級、年級、學校四級聯(lián)動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對特殊需要學生可開展心理輔導
各中小學、各班級要通過班會活動、課堂觀察、談話、問卷等各種渠道,全面了解學生的身心狀況,準確把握學生對疫情的恐慌、對學業(yè)的焦慮、對開學后自身健康的擔憂等真實心理需求,共同商討確定各班集體心理輔導主題。
要以班級為單位開展重大疫情危急下心理調節(jié)活動主題班會,面向有親友感染發(fā)病的學生開展團體心理輔導,面向因疫情導致不良心理狀態(tài)的學生開展個別心理輔導,對面臨升學壓力的初三、高三學生及家長開展個別心理輔導,對貧困、留守、殘疾、單親等困境學生給予重點關愛,培養(yǎng)學生形成積極心態(tài),提升心理健康素養(yǎng)。
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中小學必修課
開好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做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最核心、最重要的途徑。我省要求,各中小學要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必修課列入課程計劃,小學各年級每學年不少于12課時,中學各年級每學年不少于14課時,所需課時在地方課程或學校課程中統(tǒng)籌安排。
各地各學校要根據(jù)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及需求,設置具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開發(fā)適合的地方教材,校本教材以及配套相關教學資源,構建科學系統(tǒng)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課程開設形式應以活動為主,包括團體輔導、心理訓練、情景設計、問題辨析、角色扮演、游戲輔導、心理情景劇、專題講座等,融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與操作性為一體。
值得一提的是,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要防止學科化傾向,避免將其作為心理學知識的普及和心理學理論的教育。
心理輔導嚴格保護學生隱私
有效幫助學生心理“復位”,需要有效提升學校心理輔導的科學性與有效性。我省要求,各中小學校要嚴格按照要求,規(guī)范和加強心理輔導室建設與管理,建好心理檔案,開設心理熱線。心理健康教師要利用心理輔導室,通過開展個別輔導和團體輔導,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生活和成長中出現(xiàn)的困惑。
對個別有嚴重心理障礙的學生,或發(fā)現(xiàn)其他需要轉介的情況,應及時識別并轉介到其他專業(yè)心理咨詢機構或醫(yī)學心理診治部門,并建立跟蹤反饋制度。開展心理輔導必須遵循職業(yè)倫理規(guī)范,在學生知情自愿的基礎上進行,嚴格遵循保密原則,保護學生隱私,謹慎使用心理測試量表或其他測試手段,不得強迫學生接受心理測試,防止心理健康教育醫(yī)學傾向化。
心理教育重在日常潛移默化
班級是中小學生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場所,心理教育日常潛移默化更具有良好效果。我省要求,各中小學校要積極引導教師在各學科教學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規(guī)律,將適合學生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有機滲透到日常教育教學之中,注重挖掘學科體系中蘊含的心理要素。
班主任在班級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注重建立良好的班級心理環(huán)境,注重師生關系、同學關系、學習成長、制度文化等要素建設,定期召開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形式的班會,在學生教育和輔導過程中運用心理學知識,對特殊學生群里開展經常性談心活動,給予必要的關愛。(記者 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