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脫貧攻堅戰(zhàn)取得了全面勝利,標志著我國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貧困治理由此邁向更為深層、更為持久、治理難度更大的緩解相對貧困階段。從絕對貧困走向相對貧困,其治理將從“攻堅戰(zhàn)”走向“持久戰(zhàn)”、從做大“蛋糕”走向分好“蛋糕”、從外力幫扶走向內源發(fā)展。相對貧困治理的演進過程和趨向并不是“完成時”,而是“進行時”和“將來時”,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從此到彼”。
【關鍵詞】相對貧困 貧困治理 絕對貧困 【中圖分類號】F124 【文獻標識碼】A
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標志著我們在解決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上取得了偉大歷史性成就,創(chuàng)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但是,貧困問題并沒有因此而終結,貧困治理工作也不會因此而結束,而是邁向更為深層、更為持久、治理難度更大的緩解相對貧困階段。
從“攻堅戰(zhàn)”走向“持久戰(zhàn)”
絕對貧困是相對的,而相對貧困卻是絕對的。這是因為,絕對貧困主要是物質上生活資料的短缺,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不能得到滿足的一種匱乏狀況,家庭人均純收入低于某個臨界值即可被界定為絕對貧困。同絕對貧困相比,相對貧困的考量標準是“相對”的,即無論經濟發(fā)展程度和水平有多高,社會財富、資源有多少,總有一部分人、一部分家庭、一部分地區(qū)的收入、資源是低于社會平均水平的。盡管這些人、家庭或地區(qū)的收入、資源能夠滿足基本生活需要,但依然處于相對貧困狀態(tài)。
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后,絕對貧困意義上的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人們不再為吃不飽、穿不暖而發(fā)愁、焦慮。但是,我國仍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然存在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有一些人口和家庭處于相對低收入水平、相對低生活質量、相對發(fā)展能力低下、相對發(fā)展機會缺失的狀態(tài),仍然有一些地區(qū)屬于相對的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換言之,只要存在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財富收入的差異、發(fā)展機會的差異、發(fā)展能力的差異等就會存在,相對貧困問題也會持續(xù)存在?!吨泄仓醒腙P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隨著時代發(fā)展和社會進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huán)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也就是說,相對貧困人口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吃飽穿暖這些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上,相對貧困的衡量標準應該是多元化的,且具有動態(tài)性的。這決定了相對貧困是一個在現在和將來的較長時間里必然存在的社會問題;相對貧困問題的解決需要更為漫長的時間、更為持久的努力和更有力的反貧困行動。相對貧困治理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繞不開、也必須解決的問題。
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召開部分省區(qū)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上強調:“改革開放以來,經過全國范圍有計劃有組織的大規(guī)模開發(fā)式扶貧,我國貧困人口大量減少,貧困地區(qū)面貌顯著變化,但扶貧開發(fā)工作依然面臨十分艱巨而繁重的任務,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在絕對貧困治理階段,我國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和社會資源進行精準扶貧、精準治貧,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創(chuàng)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2019年,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提出了“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的要求。與消除絕對貧困的“攻堅戰(zhàn)”不同,緩解相對貧困是一場“持久戰(zhàn)”,更需要常態(tài)化的治理機制、行之有效的長效措施和長遠的心理準備。從“脫貧攻堅”的專項任務轉變?yōu)閷崿F公平正義的長期戰(zhàn)略,是治理相對貧困的必然選擇。
從做大“蛋糕”走向分好“蛋糕”
相對貧困問題不只在我國長期存在,當今世界各個國家,無論是發(fā)達國家還是發(fā)展中國家,都存在著相對貧困問題。在一些發(fā)達國家,相對貧困問題甚至更為嚴重。這說明,即使經濟普遍發(fā)展了、收入普遍提高了,但如果處理不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相對貧困的矛盾和問題仍然無法解決,甚至會更加凸顯。這是國際社會的經驗,也是世界性難題。因此,如何在做大“蛋糕”的同時分好“蛋糕”,防止貧富懸殊和兩極分化,是相對貧困治理階段必須回答好的問題。
做大“蛋糕”是解決貧困問題的基礎和前提。在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曾提出:“一部分地區(qū)、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來,帶動和幫助其他地區(qū)、其他的人,逐步達到共同富裕。”實現共同富裕不是一步就能實現的,首要的是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讓經濟發(fā)展起來,要循序漸進,還要防止平均主義。對內改革、對外開放,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建立經濟特區(qū)、發(fā)展民營經濟等,都是為了搞活經濟,做大財富總量,中國經濟因此獲得持續(xù)高速增長,并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今天的中國雖然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但仍然屬于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仍然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fā)展”,繼續(xù)把“蛋糕”做大,進一步拓寬居民收入增長渠道,提高人民生活質量。
僅僅做大“蛋糕”還不夠,把“蛋糕”分好也很重要。當市場經濟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因為種種不平等問題而導致的貧富差距拉大,是資本主義社會普遍出現的問題。而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之所以能創(chuàng)造“兩大奇跡”,在經濟持續(xù)快速發(fā)展的同時保持社會長期穩(wěn)定,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好地平衡了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關系。
分好蛋糕也是為了進一步做大、做好“蛋糕”。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要求全黨“堅定不移走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道路”,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實現共同富裕就是要讓全體人民都能分到“蛋糕”,使發(fā)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分好“蛋糕”不是一味追求公平卻犧牲效率的平均主義,也不是無原則的“抽肥補瘦”。分好“蛋糕”是注重發(fā)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通過完善再分配和社會保障機制,利用稅收杠桿,拓展慈善公益等制度安排,“提低”“擴中”“調高”,縮小收入分配上的懸殊差距,提高社會整體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分好“蛋糕”有利于創(chuàng)造和諧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也可以為繼續(xù)做大、做好“蛋糕”凝聚更多前進動力。
從外力幫扶走向內源發(fā)展
貧困不僅僅指物質貧困,還包括精神貧困和能力貧困,前者表現為得過且過、等靠要等消極思想,后者表現為受教育水平低、就業(yè)機會少、話語權缺失等。物質貧困往往和精神貧困、能力貧困密切相關,而且,相較物質貧困,精神貧困和能力貧困往往具有時間上的延續(xù)性和空間上的延展性。隨著扶貧工作把大量資金、資源、項目輸入貧困地區(qū),一部分人形成了安于貧困的“懶漢心理”和“等靠要”思想。從空間來看,貧困往往產生鄰里類聚效應,表現為較大范圍的貧困地區(qū)、貧困縣或相對小范圍的貧困村。如果這種類聚環(huán)境累加文化頑疾,將對相對貧困治理提出挑戰(zhàn)。
相對貧困治理需要一套有針對性的治理“組合拳”,要根據貧困類型或致貧因素選擇科學合理的治貧策略。事實上,致貧和治貧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對于因自然環(huán)境和自然災害、意外傷害、重大疾病等“外部沖擊”而導致的貧困,物質幫扶、政府救濟、社會救助等措施能夠快速、有效地幫助貧困群體擺脫貧困。但是,對于精神貧困和能力貧困,僅僅通過物質幫扶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能力貧困和精神貧困屬于更深層次的貧困,物質幫扶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即使通過外力幫扶一時解決了問題,也會存在路徑依賴和返貧風險。從這一意義上講,貧困治理不僅僅是經濟方面提高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問題,同時還是政治、文化和社會領域的綜合治理問題,這也是“組合拳”的意義所在。
我國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依靠的是強大的政治動員和社會動員,全黨上下快速行動,在精準扶貧方略指引下,瞄準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退問題,構建了體現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勢、行之有效的幫扶體系。在相對貧困治理階段,由于外力致貧因素仍然存在,通過外力幫扶、物質救濟和“兜底性”社會保障治理貧困仍有必要。但相對貧困治理的重心應轉移到提升自我發(fā)展能力和自我發(fā)展動力上來。
一方面,提升貧困人口自我發(fā)展的可行能力,從根本上解決致富能力缺失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各項貧困治理措施十分注重提升貧困人口致富的可行能力。在“兩不愁三保障”中,吃穿兩不愁是滿足貧困人口的基本生存需要,而“三保障”特別是義務教育保障則有利于提升貧困人口的文化素質,切斷貧困的“代際傳遞”。黨的十九大提出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除了振興產業(yè),還包括保障基層民主權利、加強鄉(xiāng)村文化建設等內容。通過加大基礎教育投入轉變人的落后保守觀念和錯誤愚昧思想,改變人的精神面貌,通過職業(yè)教育、就業(yè)培訓大力培育新型農民,使他們有一技之長,這些舉措涉及能力發(fā)展、教育公平層面的考量。
另一方面,激發(fā)貧困人口自我發(fā)展的內生動力,從根本上解決精神貧困問題,鏟除貧困滋生的思想根源。在1992年出版的《擺脫貧困》一書中,習近平同志曾指出:“弱鳥可望先飛,至貧可能先富,但能否實現‘先飛’‘先富’,首先要看我們頭腦里有無這種意識。我們要把事事求諸人轉為事事先求諸己。”進入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提出“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治貧先治愚”,“脫貧致富貴在立志,只要有志氣,有信心,就沒有邁不過去的坎”等思想,強調扶貧需要激發(fā)內生動力。在相對貧困治理階段,尤其需要對貧困人口進行心理干預、道德培育、文化建設,消除志向缺乏、自我發(fā)展意識不足等消極心理,引導其形成積極健康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而更好地激發(fā)相對貧困人群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內生動力,營造積極向上、勤勞致富的文化氛圍,實現貧困治理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從“攻堅戰(zhàn)”走向“持久戰(zhàn)”、從做大“蛋糕”走向分好“蛋糕”、從外力幫扶走向內源發(fā)展,這是從絕對貧困治理到相對貧困治理趨向的一種概括。這里的“走向”指的是從過去到現在再到未來的演進過程和趨向。這種演進過程和趨向并不是“完成時”,而是“進行時”和“將來時”,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從此到彼”。比如,從外力幫扶到內源發(fā)展,不是指我國貧困治理已不需要對相對貧困地區(qū)和貧困人群進行資金、項目、資源上的支持和幫扶,或者說這種物質幫扶已經結束或完成,而是指從過去以幫扶為主到現在外力幫扶和內源發(fā)展相結合再到以內源發(fā)展為主的轉變過程和趨向,這種轉變恰恰是貧困地區(qū)、貧困人口提升自身發(fā)展能力,激發(fā)內生動力的過程。
(作者為長治學院法律與經濟學系副教授)
【注:本文系山西省政府重大決策咨詢課題“有機銜接脫貧攻堅和鄉(xiāng)村振興研究”(課題編號:2020WT003)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
②習近平:《在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20年3月7日。
③李曉嘉:《2020年后我國反貧困政策轉型及展望》,《人民論壇》, 2020 年第20期。
責編/馬寧遠 美編/楊玲玲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chuàng)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