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過程中,既給經濟社會發(fā)展帶來巨大活力,也帶來一些矛盾和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必須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我們的奮斗目標,既解決實際問題又解決思想問題,更好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這一理念不僅凝聚著中國共產黨人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的豐富經驗,而且是新時代做好群眾工作、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方法。
人的思想矛盾和問題,不是無緣無故產生的,而是從實際問題中引發(fā)并因實際問題的存在而存在的。群眾的實際問題大多與群眾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而利益矛盾又往往是誘發(fā)群眾思想問題的根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根本上說,沒有扎扎實實的發(fā)展成果,沒有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空談理想信念,空談黨的領導,空談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空談思想道德建設,最終意識形態(tài)工作也難以取得好的成效。”可見,只有注重解決實際問題,當好“民生答卷人”,切實解決群眾遇到的實際困難,把群眾的“關鍵小事”當作“頭等大事”來辦,為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才能有效化解他們的心結、理順他們的情緒,才能更好地解決思想問題。
解決了實際問題并不等于思想問題自然而然就解決了。群眾中的有些思想問題,是由于認知局限而導致的,只有通過加強思想引導和認知疏導,緊緊圍繞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有針對性地解疑釋惑,解開思想“扣子”,把道理講透講明,才能深化群眾對黨和國家有關方針政策的理解與認識,提高群眾執(zhí)行黨和國家有關方針政策的自覺性??梢?,只有注重解決思想問題,當好“政策明白人”,充分了解群眾的思想狀況和實際需求,用接地氣、有溫度的方式講透黨的方針政策,做好析事明理、解疑釋惑、統(tǒng)一思想的工作,才能形成心齊氣順、團結向上的良好氛圍,才能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才能真正把實事辦好、好事辦實。
解實際之憂與解思想之扣,需要協同發(fā)力、系統(tǒng)推進。群眾的實際問題和思想問題常常是相伴而生、彼此關聯的,因此,解決實際之憂與解開思想之扣,對于做好群眾工作是同等重要、不可偏廢的。當前,在實際工作中,有些領導干部仍存在工作方法簡單化、表面化的問題,未能準確把握“解憂”與“解扣”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有的將群眾工作簡單等同于“嘴上功夫”,熱衷于開會講話、表態(tài)承諾,卻疏于實際行動,往往“雷聲大、雨點小”,對群眾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基層實際困難視若無睹,導致惠民政策淪為“空頭支票”;有的滿足于“一辦了之”,不愿深入群眾了解真實想法,不注重思想溝通和感情交流,造成“事辦了、心未通”的工作困境。“解扣”貴用真情,“解憂”貴用真功。群眾評價和看待領導干部,既察其言,看其怎么說,說得有沒有道理、符不符合實際;也觀其行,看其怎么做,做得是不是實實在在、富有成效。只有自覺摒棄脫離群眾、輕視群眾、漠視群眾疾苦的不良作風,堅持把道理說清楚、把工作做扎實,著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才能得人心、暖人心、穩(wěn)人心,真正把黨的溫暖送到群眾心坎上。
伴隨著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學習教育的扎實開展,廣大黨員干部既要當好“實干家”,用情用心用力解決群眾關心的就業(yè)、教育、醫(yī)療、養(yǎng)老等實際問題,又要做好“宣傳員”,為他們解開思想上的疙瘩。在解決問題中增加信任,在講清道理中凝聚共識,讓群眾從切身利益的“小事”中領悟中國式現代化的“大道理”,以作風建設新成效不斷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擁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