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進入新世紀以來,由土地開發(fā)、征地糾紛等引發(fā)的農民維權現象較為普遍,有些甚至升級為重大群體性事件,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了重大損失。面對這些沖突,農民維權方式先后經歷了“日常抵抗”、“依法抗爭”和“以法抗爭”三種行為模式的演變。作為轉型期農民維權的新方式,“以輿抗爭”有其自己獨特的產生原因和維權步驟,也有自身其正、負兩方面的社會效應,需要全面把握。“以輿抗爭”的出現并不會完全取代傳統(tǒng)維權方式,而是會在特定的維權情境中以最優(yōu)的效果和其他維權方式進行組合,成為今后一段時期內越來越常見的維權方式,更加有力地表達農民的權利訴求,實現權利的維護。
關鍵詞:農民維權;日常抵抗;依法抗爭;以法抗爭;以輿抗爭
一、引言
“三農”研究是當前學界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而農民的權利維護問題,自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以來,隨著農民負擔過重問題的凸顯而成為大家關心的重要問題。稅費改革之前,農民維權引起的關注主要來自中國農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區(qū)農民與地方政權之間沖突的不斷升級。進入新世紀,由土地開發(fā)、征地糾紛等引發(fā)的農民維權沖突逐漸演變?yōu)槠毡楝F象,有些甚至引發(fā)了重大群體性事件,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了重大損失。對于這種沖突,官方多用“群體性事件”、“涉農惡性案件”、“干群關系緊張”等話語來概括,學界則以“依法抗爭”、“以法抗爭”、“維權抗爭”等術語來解釋農民維護自身權利的行為模式。那么農民的維權方式為什么有不同的解讀,當前有哪些新的變化?這些問題都值得深入研究,以便探究農民維權方式背后的邏輯。
2010年9月10日,江西省撫州市宜黃縣鳳岡鎮(zhèn)發(fā)生的一起因拆遷引發(fā)的自焚事件具有很強的代表性,這一事件的發(fā)生過程、后期解決都與以往類似事件有很大不同,有諸多新變化。該事件從當事雙方由協商到激烈對抗,進而發(fā)展到上訪與截訪,上訪人員通過媒體擴大事件影響求得突破,最后以由上級政府出面處理結束。通過媒體擴大事件的影響力這一新變化在鄧玉嬌案、深圳“釘子戶”維權事件等案例中有或多或少的體現,但是都沒有明顯和集中的展現,因此,宜黃強拆自焚事件可以作為農民維權方式新變化的一個典型案例來進行分析。
二、以往農民維權方式研究梳理
所謂農民維權方式是指農民維護自身的合法權利的行動方式。從已有的研究來看,農民維權的方式主要有斯科特的“日常抵抗”、李連江與歐博文提出的“依法抗爭”、于建嶸提出的“以法抗爭”等模式。
(一)“日常抵抗”的農民維權模式
這一維權方式最早由美國著名的農民研究專家詹姆斯·斯科特在《農民的道義經濟學:東南亞的反抗與生存》中提出。他認為,“貧困本身不是農民反叛的原因……農民的社會公正感及其對剝削的認知和感受,植根于他們具體的生活境遇,同生存策略和生存權的維護密切相關。”[1]隨后,斯科特在《弱者的武器:農民反抗的日常形式》和《支配與反抗的藝術:隱藏的文本》這兩部著作中進一步具體描述了日??範庍@一農民維權模式,他認為農民為了回避公開的、有組織的政治行動帶來的風險,更多的是采取日常形式的反抗,通過偷懶、裝糊涂、開小差、假裝順從、偷盜、裝傻賣呆、誹謗、縱火、怠工等適合自身生存環(huán)境的平常的卻持續(xù)不斷的方式,與從他們那索取超量的勞動、食物、稅收、租金和利益的那些人爭斗。這種維權方式幾乎不需要事先的協調或計劃,利用心照不宣的理解和非正式的網絡,通常表現為一種個體的自助形式;避免直接地、象征性地對抗權威也是其重要特點。[2]
(二)“依法抗爭”的農民維權模式
李連江和歐博文(OBrien)在《當代中國農民的依法抗爭》這一重要論文中,最早將農民的抗爭行動稱為“依政策抗爭”(Policy-based resistance)。在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之后,李連江和歐博文將農民的抗爭行動提煉為“依法抗爭”(Law-based resistance)。依法抗爭,是農民積極運用國家法律和中央政策維護其政治權利和經濟利益不受地方政府和地方官員侵害的政治活動。[3]依法抗爭在內容上基本上屬于“政治參與”,但在形式上則明顯地兼有“抵抗”和“參與”的特點,由此有可能通過促進國家法律或中央政策的落實而演變成完全的政治參與。農民在“依法抗爭”中不直接對抗他們控訴的對象,利用中央政府的政策來對抗基層政府的土政策,將自己的利益訴求向上級表達求得問題的解決。因此,這種維權形式是一種公開的、準制度化或半制度化的形式,采用的方式主要是上訪,以上級政府的權威來對抗基層干部的“枉法”行為,而且它一般是以具體的“事件”為背景,主要是一種有關集體具體利益的抗爭。[4]
(三)“以法抗爭”的農民維權模式
在“日??範?rdquo;與“依法抗爭”的基礎上,于建嶸教授經過對湖南省衡陽縣的調查后提出了“農民有組織抗爭”和“以法抗爭”等概念。在他看來,1992年以前的農民抗爭可歸之為“弱者的武器”的“日常抵抗”形式,1992年至1998年農民的抗爭屬于“依法抗爭”,1998年以后農民的抗爭進入“有組織抗爭”或“以法抗爭”階段。于建嶸教授認為,以法抗爭是以具有明確信仰的農民利益代言人為核心,通過各種方式建立了相對穩(wěn)定的社會動員網絡,他們認定解決問題的主體是以他們?yōu)橹鲗У霓r民自己,維權者直接挑戰(zhàn)他們的對立面,是一種旨在宣示和確立農民這一社會群體抽象的“合法權益”的政治性抗爭。[5]維權者更多的是以自身為實現抗爭目標的主體,以法律為抗爭武器,通過上訪、宣傳、訴訟和逼退、靜坐和示威等形式維護自身的政治性權利。在組織形式上“以法抗爭”的維權模式具有如下特點:有一定數量的意志堅定的抗爭精英;具有明確的宗旨即維護中央政策和國家法律賦予農民的種種合法權益;成員之間有一定程度的分工,客觀存在著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具有一定的決策機制;具有一定的激勵-約束機制。[6]
顯然,斯科特的“日常抵抗”、李連江的“依法抗爭”、于建嶸的“以法抗爭”對于當代中國農民的維權活動是很具有解釋力的。但是,由于斯科特是以東南亞國家農民為考察對象的,他的許多結論對于具有獨特生存環(huán)境和文化傳統(tǒng)的中國農村和農民來說并不完全適用;李連江和于建嶸考察的主要是上世紀末期和新世紀初中國農民的維權活動,事實上,現今中國農村特別是社會沖突較激烈的城鄉(xiāng)結合部農村,農民在抗爭的方式方面已超越“依法抗爭”和“以法抗爭”所界定的框架,表現出了一些不同以往的新特征。
根據當前農民抗爭的新特點,本文將其概括為“以輿抗爭”。這里說的“輿”,泛指由傳統(tǒng)媒體(報紙、電臺、電視臺)和新興媒體(網絡、手機)引發(fā)的輿情和輿論。“輿者,眾也”,當作為民眾表達出來的社會政治態(tài)度的輿論形成一定規(guī)模之后,它就會讓他人知曉并產生社會影響。在“以輿抗爭”模式中,維權者更多地以媒體為實現抗爭目標的載體,通過媒體的力量引發(fā)社會輿論關注,進而引起政府重視并做出反應,從而實現自身權利的維護。
將農民維權的新方式概括為“以輿抗爭”,并不是否定以往研究的巨大解釋力,只是概括出當前互聯網時代農民維權方式的新變化。在實際生活中,農民維權的時候,往往會在不同時間采取不同的方式或者在同一時間由不同主體采取不同的方式,這些要具體問題具體看待。
三、“以輿抗爭”的運作過程:以宜黃強拆自焚事件為對象
“以輿抗爭”下農民維權過程大概經歷協調、上訪、壓制、輿論、反應、解決幾個步驟。
協調。郭正林認為當代農民的集體維權活動其實是農民的政治參與過程。在湘南調查后郭正林認為,農民群眾是通情達理的,只要地方干部講理,農民不會亂來。即使地方干部亂來的行為,農民覺得上訪告狀能夠使上級黨委政府出來主持正義,糾正地方上的違法亂紀行為,農民也不會采取極端的行為。[7]雖然鄉(xiāng)土社會已經逐漸解體,但是長久以來形成的“面子意識”仍然極大地影響著農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低頭不見抬頭見”的鄉(xiāng)土觀念決定農民解決問題首先還是選擇協調解決即“私了”,除非不得已盡量不把事情鬧僵,既是為了以后繼續(xù)在同一個共同體(村莊或者宗族)中共同生活,也是長期以來中華民族中庸做人準則的體現。案例顯示,在宜黃事件發(fā)生前,鐘家和當地政府自2007年即開始關于拆遷問題進行協商,但直至2009年9月5日,雙方始終無法就拆遷條件達成一致。9月5月開始,當地政府采取斷電威脅、強制拆遷等暴力手段,而鐘家堅持對抗,直至9月10日采取自焚的極端方式。
上訪。李連江等人在研究農民的“依法抗爭”時指出,農民上訪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報警,是將農民生產和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向上級有關部門反映,希望引起關注,最好是能直接解決。他們認為,依法維權者的上訪告狀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上訪告狀,也使它區(qū)別于當代由種種歷史問題引發(fā)的上訪告狀。于建嶸則進一步發(fā)展了這一理論,認為上訪是有組織的,先由抗爭精英發(fā)動起來后,再通過會議統(tǒng)一議題,同時每一個上訪的人還可以保留本鄉(xiāng)鎮(zhèn)或村甚至個人的控告信;上訪主體新增加了“上訪代表”或“減負代表”的抗爭精英,出現了有能夠代表全縣所有不同鄉(xiāng)鎮(zhèn)不同問題的談判領袖;上訪的規(guī)模不斷擴大并且有明確的組織性;上訪成了迅速解決矛盾的一條途徑和獲得中央和省市相關文件的一個渠道等等,具有了新的發(fā)展趨勢和功能。[8]從當前的實踐看,上訪基本出于對于基層政府能力的懷疑和不信任,農民對于政府的信任程度隨著政府層級的上升而遞增,也不排除受媒體報道或者周邊他人范例的影響而效仿。宜黃事件中,在沖突升級之后的9月16日,鐘家姐妹準備赴京反映情況,討要說法,并且順利抵達南昌昌北機場。
壓制。當前我國公務員和政府績效考核的一個重要指標是保持轄區(qū)穩(wěn)定,這就要求基層政府盡量減少上訪人員。在實際中則是,面對農民的維權抗爭,有些地方政府和部門不懂得如何有效管理和化解沖突,以“穩(wěn)定壓倒一切”的政治口號為幌子,一味地對下打壓維權代表、對上掩蓋沖突真相、對外封鎖事件信息。斯科特指出,一個成功的社會,應該去善于管理沖突,而不是杜絕沖突。[9]這也是導致越級上訪和群體性事件發(fā)生的誘因之一。宜黃事件中,縣委書記邱建國及其他地方官員40余人在南昌昌北機場堵截欲到北京上訪的鐘家姐妹,最終姐妹倆未能實現赴京上訪。
輿論。體制內利益表達手段,如舉報、選舉、罷免、參政議政等,難以實現利益之訴求,通過體制外的個人或集體抗爭,如上訪、集會、游行、示威等手段,又存在很高的法律和道德風險。在當今信息化時代,農民接觸報紙、網絡等媒體的機會與日俱增,通過媒體的傳播,有可能喚起社會輿論的關注與支持,最終可以“將事情鬧大”,使得政府不得不采取行動,以促成該事件的解決。近年來水價聽證事件、“釘子戶”、釣魚執(zhí)法、“躲貓貓”、華南虎真?zhèn)问录?、山西黑磚窯事件、甕安事件、鄧玉嬌案的處理過程,都是通過輿論的壓力,逼迫相關部門主動發(fā)布真相,形成了輿論倒逼真相的現象。這也是農民維權方式轉向“以輿抗爭”的重要原因。宜黃強拆自焚事件發(fā)生后,各種媒體迅速參與,剛開始只是一些非主流網站介入,隨后,主流媒體逐漸介入其中,事件開始驟然升級,迅速上升為一起全國關注的公共事件,尤其是9月17日,鐘家小女兒鐘如九開通微博維權,發(fā)布鐘家最新情況,引起網友高度關注。
反應。“以輿抗爭”所涉及的事件一般是正常溝通渠道不通暢引起,也往往是可以引起關注的事件,諸如拆遷糾紛、食品安全等。因而,一旦農民維權事件成為社會焦點事件,媒體就會爭相報道宣傳,繼而引發(fā)社會各界關注,由此引發(fā)的社會輿論就會很快被各級政府甚至是中央政府捕捉到,進而或是領導批示,或是下派工作組,迅速參與事件的解決。在宜黃強拆自焚事件引發(fā)的巨大輿論下,9月17日,撫州市委對宜黃縣“9·10”強拆自焚事件中相關責任人作出處理,8名地方政府官員受到處理,其中縣委書記和縣長被立案調查。9月19日以后,省市相關調查組進駐宜黃對事件進行調查。10月10日,縣委書記邱建國、縣長蘇建國被免去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