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嚴暑伏月,亢陽累日。古人消暑納涼的生活場景內蘊著古老技藝與創(chuàng)新精神相結合的生活智慧,不羈于物、天人合一的自然情懷,以及讀書避炎、以文會友的文化雅趣。古人消夏,或夏飲六清,或搖扇生風,或結伴泛舟賞荷,或遠赴古寺尋幽,既環(huán)保低碳,又趣味盎然。極具特色的消暑納涼方式,不僅展現出古人返璞歸真、解放心靈、恬靜平和、熱愛生活、注重現實等豐富文化心態(tài),而且提醒人們在酷暑季節(jié)保持心的寧靜,對于現代人也頗具啟發(fā)意義。
【關鍵詞】消暑納涼 生活智慧 文化心態(tài)
【中圖分類號】I1207
【文獻標識碼】A
炎隆火正,石鑠沙煎。唐人韓愈描述夏日感受“如坐深甑遭蒸炊”;宋人文同曰,“喉鼻喘不接,齒舌津屢涸”。翻檢史籍,“大熱”“大燠”“大暑”類字眼亦比比皆是,《北齊書·帝紀第四·文宣》載:“八年春三月,大熱。”《宋史·五行志》載:“天圣五年,夏秋大暑,毒氣中人……紹興五年五月,大燠四十余日,草木焦槁,山石灼人。”古今同此溽熱,較之現代社會,在沒有冰箱和空調的傳統(tǒng)社會,古人又是如何消暑納涼、有著怎樣的生活智慧與文化意境呢?
古人消暑納涼的生活智慧
古人的納涼智慧表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現出傳統(tǒng)科技與創(chuàng)新精神的完美結合。
衣:夏季穿衣須輕薄透氣。古人裁夏衣喜用“夏布”,“夏布”為苧麻織品的俗稱,因其材質輕、透氣性好,體感涼爽不沾身等特性,尤適宜酷暑之季。浙江錢山漾遺址出土的苧麻織物殘片表明,我國早在四五千年前就開始使用苧麻織作?!蹲髠?middot;襄公二十九年》記吳公子季札夏時聘鄭,鄭子產就曾獻“纻衣”。秦漢以后,苧麻布的生產區(qū)域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南宋后,苧麻生產雖逐漸減少,但仍在南方地區(qū)用以夏布、蚊帳等輕薄織物的原料。紗織品亦是中國古代重要的衣物來源。1972年長沙馬王堆1號漢墓出土的“素紗襌衣”,總重量僅49克,為漢代紗織品的最高工藝。除材質外,款式也是衣物清涼的關鍵,敦煌壁畫中就可見古人夏衣,觀之即覺暑氣大消。
食:夏日用冰是最常見的解暑降溫方式。山西陶寺建筑IFJT3的夯土地基下,發(fā)現了中國最早的“凌陰”遺址。①凌陰即儲冰窖,《詩經·七月》記:“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入凌陰。”《周禮·天官·凌人》中記“凌陰”的管理官員“凌人”于每年冬歲負責斬冰藏冰、夏日頒冰、秋日監(jiān)理洗刷。自先秦始,歷代皆有凌陰,僅名稱有所變化。《越絕書》記闔廬有“冰室”在“巫門外郭中冢”,勾踐有“冰室”在“東郭外南小城”。漢代稱凌陰為“凌室”。三國時,曹操曾于鄴城北建“冰井臺”。隋唐時期,開始出現私人修筑凌陰的現象。后至明清,凌陰數量大增,《大清會典》記載,北京城內僅由公家所設冰窖就有四處十八座。
美味冰食是古人消夏解暑的“夏季限定”。古人夏日亦喜食冷。冷食制作主要有水冷和冰冷兩種方法。“水冷”是借助涼水給食物降熱。曹丕在《與朝歌令吳質書》中描述的“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即是泉水降溫法的寫照?!洱R民要術·卷九》中記載了夏日用井水給肉食降溫的“苞肉法”。易縣燕下都、楚都紀南城、新鄭韓故城等遺址均發(fā)現有先秦時期“冷藏井”痕跡。“冰冷”是用冰對食物降溫?!冻o·招魂》記“挫糟凍飲,酎清涼些”即是“冰冷”食物的例子。古人冰食也有“冰箱”,稱為“鑒”,使用時外層置冰,內層置食,即可降溫?!吨芏Y·天官·凌人》載:“春始治鑒,凡外內饔之膳羞,鑒焉。凡酒漿之酒醴亦如之。”就是說膳食酒醴皆可放入鑒中保鮮降溫。著名的吳王光鑒、曾侯乙冰鑒皆為此類器物。
唐宋時,社會上出現了以冰為業(yè)、售賣冰食的商人群體,《唐摭言·卷十二》中就有“蒯人為商而賣冰于市”的記載。有了冰商,夏日食冰的風尚開始流行,古人冰食的種類也日漸增多?!稏|京夢華錄·卷二》記載“州橋夜市”夏月里有“沙糖冰雪冷元子”“沙糖綠豆甘草冰雪涼水”等多種冰食售賣。楊萬里曾寫詩贊頌過一種名為“冰酥”的冰制品,“似膩還成爽,才凝又欲飄。玉來盤底碎,雪到口邊銷”。據說馬可·波羅來中國品嘗冰酪后,將其制作技術帶回意大利,還在他的《東方見聞錄》中寫道:“東方的黃金國里,居民們喜歡吃奶冰。”自此,中國冰酥便在意大利傳播開來。②清時京城流行吃“冰胡兒”、飲“酸梅湯”。“冰胡兒”由人“擔冰吆賣”,“酸梅湯”則是以“酸梅合冰糖煮之,調以玫瑰、木樨、冰水,其涼振齒”。③當然,若不能食冰,古人解暑也可選用最簡單的涼茶、綠豆湯之類,如南唐時的“森伯”、宋時的“雞蘇佛”,皆為飲之“四肢森然”的解暑涼茶。④
?。?ldquo;清涼殿”有如“空調房”。古人屋舍降溫之法,除重朝向、置格子窗、設擗簾桿等方式外,還會建設“涼殿”“水閣”類特殊房屋以供避暑。記錄漢長安城地方制度和文化風俗的《三輔黃圖》一書中曾記西漢未央宮有“清涼殿”,殿內以畫石為床,布紫玉琉璃帳,中夏含霜,不僅可以玉盤貯冰,還另有侍者扇風于外。唐時,長安開始使用機械動力風車建筑“水閣”,《唐語林·卷四》記唐明皇“涼殿”中有“水激風車,風獵衣襟”,其間“四隅積水成簾飛灑,座內含凍”。另記御史大夫王鉷宅內有自雨亭,“檐上飛流四注,當夏處之,凜若高秋”。至宋,“水閣”愈發(fā)流行。明時,出現了利用通風原理修筑的納涼別墅,養(yǎng)生名著《遵生八箋》中記“一堂之中開七井,皆以鏤刻之盤覆之,夏月坐其上,七井生涼,不知暑氣”。
古人夏日還會使用瓷(玉)枕、玉如意、竹(藤)席(床)等清涼之物接觸皮膚來降溫。北宋人張耒的詩句“烈日炎風鼓大爐,藤床瓦枕閉門居”,就描述了夏日使用瓦枕藤床的場景。民間還有一種納涼竹制品“竹夫人”,為一種竹制“抱枕”,其原理是空芯通風,通過阻擋衣物與皮膚直接接觸時產生的熱流來實現降溫。南宋人陸游《初夏幽居》中就有“床空新聘竹夫人”的描述。古人驅暑還發(fā)明了機械(半機械)輪扇,動力來源于風或水。古代歷史筆記小說集《西京雜記》中記載漢長安巧匠丁緩發(fā)明“七輪扇”,“一人運之,滿堂寒顫”。⑤前文提到的唐涼殿“水激風車”就是水力輪扇。
古人避暑崇尚自然,呈現出一種情性疏野、張弛有度、豁達開朗的生活態(tài)度
徜徉山海,詩意行走,無論是賞荷、泛舟、垂釣、登高賞景,還是去竹林、覽花間、臨水邊、游松間……,皆是古人常見的戶外避暑休閑娛樂方式,不一而足、皆有野趣。唐人王維在終南山建竹里館避暑,他在詩中寫道:“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宋人楊萬里喜月下竹林漫步,他在《夏夜追涼》中描述“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清人鄭板橋有言:“新篁初放,在夏月中,能驅我暑,能豁吾胸”,尤喜置榻竹林、夜看繁星,“疏疏密密復亭亭,小院幽篁一片青,最是晚風藤榻上,滿身涼露一天星。”清末著名學者俞樾記杭州云棲竹林風光,“萬竹夾道,遮日凌云,巨竹彌望皆綠,仰不見天日,竹下伏天清涼無比”。杜甫在《陪諸貴公子丈八溝攜妓納涼晚際遇雨》中寫道:“竹深留客處,荷凈納涼時。”孟浩然則喜“散發(fā)乘夕涼,開軒臥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明末清初文學家李漁在《閑情偶寄》中說“荷葉之清香,荷花之異馥,避暑而暑為之退,納涼而涼逐之生”。何處好追涼,唐人白居易答曰“池上隨風舟”。山間野亭、寺廟、鄉(xiāng)間亦是避暑佳處,陸游寫道:“城市方炎熱,村墟乃爾涼。拂窗桐葉下,繞舍稻花香。”白居易避暑喜登高,“何處堪避暑?林間背日樓”。最妙是“詩仙”李白,率真自在,“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講求融于自然,直入無我之境。無獨有偶。清朝詩人袁枚亦在《消夏詩十二首書扇寄何孝廉》中曰“不著衣冠近半年,水云深處抱花眠。平心自想無官樂,第一驕人六月天”。
文人士大夫群體之所以出現這種親近自然的避暑風尚,與中國傳統(tǒng)道家思想及唐宋時期禪宗盛行的社會背景密不可分。著名哲學家李澤厚先生指出:“與現實生活相適應的哲學思潮,則可說是形成這種審美趣味的主觀因素。禪宗從中晚唐到北宋愈益流行,宗派眾多,公案精致,完全戰(zhàn)勝了其他佛教派別。禪宗教義與中國傳統(tǒng)的老莊哲學對自然態(tài)度有相近之處,它們都……要求自身與自然合為一體,希望從自然中吮吸靈感或了悟,來擺脫人事的羈縻,獲取心靈的解放。”⑥白居易的《消暑》對這種“擺脫人事的羈縻”進行了很好的詮釋:“何以消煩暑,端居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中國古代士人在親近自然的過程中,不滯于物,將避暑納涼的生活行為提高到一種透徹了悟的哲學高度,真正實踐了“心靜身自涼”的“天人合一”境界。
詩書避炎,古人消夏生活的文化雅趣
暑酷日長、精神匱乏,往往易使人在昏昏欲睡中蹉跎時光。古人消夏卻反其道思之,講求內觀于心,享受時光,以詩書消夏。北宋詞人蔡確在其《夏日登車蓋亭》中寫道:“紙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拋書午夢長。”明朝禮部尚書李孫宸在其《賦得我愛夏日長》中談到:“惜陰翻古帙,席蔭坐林泉。”清乾隆帝也寫道:“我愛夏日長,日長清道心。研精消遲景,稱予惜寸陰。我愛夏日長,清風拂軒戶。圖書堪避炎,該覽鑒今古。……封章靜披覽,勤政盟初心。”為“消夏”而作的文集,傳世數量眾多,以《清史稿·藝文志》為例,單以“消夏”為名者就有八種。這些作品都體現了古人珍惜時光,讀書避炎的文化格局。
除創(chuàng)作消夏詩、消夏文集外,古人還會組織各種消夏雅集,文詞唱和,暇度暑日?!杜f唐書·裴度傳》就記載了唐代的裴度曾建“涼臺暑館,名曰綠野堂”,其間“花木萬株……引甘水貫其中,釃引脈分,映帶左右”。裴氏每視世事之隙,輒宴請詩人名流,如白居易、劉禹錫等人,“酣宴終日,高歌放言,以詩酒琴書自樂,當時名士,皆從之游。”集會一時鼎盛,以致其后“每有人士自都還京,文宗必先問之曰:‘卿見裴度否?’”宋時,歐陽修尤喜雅集會友,其《游大字院記》就描述了洛陽“普明后園”的一次夏日雅集:“六月之庚,金伏火見,往往暑虹晝明,驚雷破柱,郁云蒸雨,斜風酷熱,非有清勝不可以消煩炎,故與諸君子有普明后園之游。春筍解籜,夏潦漲渠,引流穿林,命席當水。紅薇始開,影照波上,折花弄流,銜觴對弈,非有清吟嘯歌不足以開歡情,故與諸君子有避暑之詠。”后歐陽修貶知揚州,又筑平山堂,宋代詞人葉夢得在《避暑錄話》中記載:“每暑時,輒凌晨攜客往游。遣人走邵伯取荷花千馀朵,以畫盆分插百許盆,與客相間。……取一花傳客,以次摘其葉,盡處則飲酒,往往侵夜戴月而歸。”其時,平山堂雅集名聲大噪,成為文人名士思想碰撞的人文勝地,在宋代文學史上留下了別具特色的一筆。
讀書避暑、創(chuàng)作文集、夏日雅集是古代士人消夏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以文會友、翰墨生香的文化盛會,不僅豐富了文人騷客的夏日生活、展示出傳統(tǒng)士人詩酒會友的風雅情致,更成為中國古代士人文化傳統(tǒng)中的重要構成部分,對我國文化的繁榮發(fā)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夏候所弗宜,暖氣蒸炎陽。”中國古人在抵抗酷暑、防暑降溫的實踐過程中促進了傳統(tǒng)工藝與科技水平的進步。古人消暑生活中蘊含的文化意境,不僅來源于傳統(tǒng)文化的豐沃土壤,延續(xù)著中華文明的發(fā)展脈絡,而且展現出返璞歸真、解放心靈、恬靜平和、熱愛生活、注重現實等豐富的文化心態(tài)。
(作者為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導)
【注釋】
①何駑:《堯都何在?——陶寺城址發(fā)現的考古指證》,《史志學刊》,2015年第2期。
②《古代的“網紅”冰品是如何制成的?》,新華網,2022年7月12日。
③王碧瀅、張勃標點:《燕京歲時記(外六種)》,北京:北京出版社,2018年,第94-95頁。
④[宋]陶谷撰,李益民、王明德、王子輝注釋:《清異錄(飲食部分)》,北京:中國商業(yè)出版社,1985年,第121-122頁。
⑤[晉]葛洪撰、周天游校注:《西京雜記》,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第60頁。
⑥李澤厚:《美的歷程》,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229頁。
責編/賈娜 美編/楊玲玲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chuàng)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